污水提升泵和雨水
1.工况特点和泵型选择
雨水和污水收集池的池深通常在5-7m,主要用途是集中收集雨水和各类污水,并通过 污水提升泵,将其输送到污水处理场进行处理。通常,提升泵的工况为:流量Q50~300m3/h,扬程H20~50m。容积小的收集池设置两台提升泵(一开一备),容积较大的收集池采用数台提升泵(多台并联操作,且至少有一台备用)。提升泵通常间歇操作,当收集池液位达到设定的开泵液位时,某台(或某几台)提升泵联锁自动开始工作;如液位继续升高,又有几台提升泵自动投入运行。随着液位的下降,到达原先设定的停泵液位时,提升泵联锁停止运行。提升泵可以采用三种类型:潜水泵、长轴液下泵、自吸泵等。
QW型潜水排污泵的结构如图3—103所示,该泵是一种污水处理用泵,具有效率高、节省能源、无堵塞、防缠绕等特点,主要输送带固体颗粒及各种长纤维的pH值为4~10的浑浊性污水、淤泥、雨水等,输送介质温度不超过60度。Qw型潜水排污泵为立式、单级、单吸离心式水泵,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噪声低、运转平稳等特点。其安装形式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维修方便。
电机和泵共轴,两者通过油隔离室和机械密封隔开电机完全密封,防护等级为IP68。在泵的入口可根据实际要求配置额外的长方孔形过滤网或搅拌桨叶。
移动式安装采用泵底盘支承,出口弯管直接与软管连接,安装方便。提取泵时,只需提起预先放置好的连泵链锁即可。该安装型式通常仅限于电机功率ll kW以F的 潜水排污泵。
固定式自动安装采用泵与耦合装置相连。耦合装置由底座、固定于底座上的转接管道、垂直固定于底座上的双导轨、连接转接管道与潜水泵的自动耦合器等组成。耦合底座固定在泵坑底部(在建造污水坑时,预先安装好地脚螺栓,使用时将耦合底座固定),在 潜水排污泵的底端面固定设置两侧带有凹槽的定位架板,底座延伸至潜水泵下方,垂直固定于底座上的双导轨设置为分别嵌装入定位架板两侧凹槽内并与凹槽滑动配合的支柱导轨,两支柱导轨上端
固定设置安装起重吊具的承重横梁支架。在承重横梁上附加起重吊具,如电动葫芦,即可方便地进行潜水泵的上提及下送,免去了手工操作的高强度消耗及安装吊装架等设施的复杂过程,使潜水排污泵的维修、更换作业简便,节省人力,提高效率,降低作业成本。泵在导轨上移动,放下泵时,耦合装置自动地与耦合底座耦合;提取泵时,泵与耦合底座会自动脱落。
3.长轴液下泵
长轴液下泵属于单级单吸立式泵,直接安装在收集池盖板上,泵体部分浸在液位之下,用于输送中性或有腐蚀性的液体,清洁或内含固体颗粒的液体,其结构特点如下:
(1)叶轮结构
采用开式叶轮结构,当输送含有纤维类的污水时,为解决物料堵塞,可设置额外的切割装置,旋转刀与叶轮同步转动,固定刀可以防止进入叶轮前的物料转动,两种切割刀相互作用,对进入叶轮的纤维有强烈的撕裂作用。
(2)填料密封
为防止支撑管内的冲洗压力过高,造成从底板渐入大气,埋在底板处的轴处设置填料密封是必要的。
(3)接轴方式
长轴分为两节或多节加工,采用一根轴一端车螺纹杆,另外一根轴一端车内螺纹,通过螺纹连接,外面通过轴套筒及连接固定其位置。这样长轴靠连接键传递转矩,螺纹杆传递轴向力。增强了泵轴的同轴度,降低长轴的加工难度。
(4)支撑方式
采用多点支撑方式,液面之上采用角接触球轴承,液面每根短轴都有滑动轴承支撑,滑动轴承固定在中间轴承支架上,中间轴承支架与支撑管连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