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管道、阀门的重量及管道热应力所产生的力和力矩超过泵进出口的最大允许外载荷,在泵的吸入口和排出管道上须设置管路泵管口允许最大载荷应由泵制造厂提供。
垂直进口或垂直口的泵,为了减少对泵管口的作用力,管路上方管线需设管架,其平面位置要尽量靠近管口,可以利用管廊纵梁支吊管线,所以常把离心泵布置在管廊下。
为了保证离心泵吸入口流体的轴对称性,距泵进口法兰面应有至少7倍进口管径的直管段。在此直管段内不得设置阀门、弯头、三通、软接头等管路附件。
为了提高离心泵的吸入性能,泵吸入管路应急尽量少弯头(弯头最好用大曲率半径)以减少管路阻力损失。为防止泵产生汽蚀,泵吸入管路应尽可能避免积聚气体的囊型部位,不能避免时,应在囊型部位设DN15或DN20的排气阀。当泵的吸入管为垂直方向时,吸入管上若配置异径管,则应配置偏心异径管,以免形成气囊,输送密度小于650KG/M3的液体,如液化石油气。液氨等,泵吸入管道应有1/10-1/100的坡度披向泵,使汽化产生的气体返回吸入罐内,以免泵产生汽蚀。
离心泵的进口处,最好配置一段至少7倍进口管径的直径。
泵出口的切断阀和止回阀之间用泄液阀放净。管径大于DN50时也可在止回阀的阀盖上开孔装放净阀。同规格泵的进出口阀门尽量采用同一标高。
非金属泵的进口管线上阀门的重量绝不压在泵体上,应设置管架,防止压坏泵体与开关阀门时扭动阀门前后的管线。
蒸汽往复泵的排气管线应少拐弯,在可能积聚冷凝水的部位设排放管,放空量大的还要装设消音器。乏汽应考虑回收利用或排至户外适宜地点。进气管线应在进气阀前设冷凝水排放管,防止水击汽缸。蒸汽往复泵在运行中一般有较大的振动,与泵连接的管线应有很好的固定。
当泵出口中心线和管廊柱子中心线间距离大于0.6M时,出口管线上的旋启式止回阀应放在水平位置,此时不允许在阀盖上装放净阀。
当管线架在泵和电动机的上方时,为了不影响起重设备吊装,管线要有足够的高度。输送腐蚀性液体的管线不宜布置在原动设备的上方。
管廊下部管线的管底至地坪的净距不应小于4M,以满足检修要求。
当管线架在泵体上方时,管底距地面净高度应不小于2.2M |